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隨著我國“平安城市”向二三線城市的不斷深化,其他世界各國平安城市建設的需求加快,公共安全防護的技術和設備的運用與居民的生活越來越密切,安防監控設備大眾化正在成為現實。安防市場快速發展,監控極具投資價值;未來發展走向平臺化智能化方向。
現狀:安防市場快速發展,監控極具投資價值
經過長期發展,我國安防行業在地域分布上形成了以電子安防產品生產企業聚集為主要特征的“珠三角”地區、以高新技術和外資企業聚集為主要特征的“長三角”地區,以及以集成應用、軟件、服務企業聚集為主要特征的“環渤海”地區三大產業集群,占據了我國安防產業約2/3以上的份額。骨干企業迅速成長,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
中國2006-2011年的安防行業市場規模由人民幣1200億元增長至2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接近25%。中研普華預計2016年中國安防產業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0.24%。從企業數量上來看,據調查資料顯示,2010年中國安防從業企業約25000家左右,行業處于完全競爭狀態,市場競爭激烈。其中,安防監控服務企業包括系統集成企業約14130家,具有工程資質的工程企業為1579家,具有地方工程資質的企業為12551家。
目前安防監控經銷商及代理商的銷售渠道多采用與工程商合作的銷售方式,占67%的份額,這樣可以減少中間環節,提高的經銷商及代理商的產品周轉;經銷商之間的合作也占很大的比重,有45%的份額;由于房產開發商直接與安防代理商及經銷商合作,房地產公司也是重要客戶,其次還有公安系統、其它行業用戶及其它廠商。在品牌的激烈競爭中,大的安防企業應該身先士卒來應戰,依靠自身的品牌、服務等優勢為中小品牌樹立良好榜樣,再輔以價格上的一些優惠來增強競爭實力,從而引導整個市場形成比品牌、比技術、比服務的正規競爭環境。
發展:市場待規范產業待引導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十二五”期間政府繼續大力推動“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設,另外安防企業自身的創新拓展加之與IT企業、電信企業、家電企業的交融發展,極大地擴充了安防的內涵和應用領域。我國安防行業又將進入一個十分重要的發展時期,機遇與挑戰并存:市場規范有待加強,企業經營有待引導,未來發展走多元化、專一化之路。
市場規范有待加強:雖然安防行業近幾年發展取得不少成績,但我們面臨的問題依然嚴峻,尤其是安防市場規范問題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安防行業發展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產業結構不合理,中介服務發展滯后;市場發育成熟度較低,行業自律管理機制尚未建立;產品層次低,高附加值、高端產品少;現代安防系統集成與平臺建設處于起步階段,與外國差距較大;市場無序竟爭、價格混亂、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安防技術尚不規范;企業素質不高,管理落后,產品規模化生產能力弱;企業對國際貿易規則、標準、市場的了解與掌握不夠,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等問題。因此,安防行業急需規范和引導。
產業經營有待引導:國內安防行業集中度較低,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管理方式較為落后。目前國際競爭日益加劇,我國勞動力、原材料等方面的優勢正在逐步消失,我國安防企業普遍產品技術含量不高,缺乏自主知識產權,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器件、設備主要依賴從國外進口。企業研發能力較弱,更多的是設備生產商,缺乏規劃設計能力,主要還是缺乏整體安防解決方案設計能力。行業技術壁壘較低,過去行業較高的利潤率吸引著眾多企業涌入,使得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大量低端中小企業充斥市場,導致行業整體利潤率逐年降低。
在資金方面,安防行業的資本運作機制尚未理順,企業想獲得貸款和風險投資非常困難。資金短缺,安防企業在技術開發、渠道建設過程中風險過大。資金鏈運行不暢,客戶拖欠工程商、工程商拖欠生產企業的循環使企業不堪重負。
國內企業還面臨更具優勢的國外廠商的競爭。隨著我國安防行業逐漸走向國際,眾多跨國安防公司開始逐步進入我國市場,國外廠商進入對國內廠商造成巨大的沖擊,國外安防企業巨頭不但產品質量過硬,而且具有強大的品牌效應和技術優勢,在高端市場如金融和國家重點工程等,采用的仍多是國外知名品牌的產品。
專業人才嚴重缺乏。安防市場正在往細化、專業化和研發的方向發展,安防業的人才培養應引起重視。高端專業人才的缺失嚴重制約著安防企業的發展,這種影響已逐漸顯現。
未來:智能化與平臺化趨勢
我國的視頻監控系統經歷了從第一代的模擬系統(CCTV),到第二代數模混合系統(DVR),再到第三代以網絡攝像機和視頻服務器為代表的數字化監控系統三個階段的演變。隨著平安城市,反恐防恐等安防目標的逐漸落實,簡單的視頻數字化管理已經無法滿足需要,所以目前國內視頻監控市場正處在向智能化與平臺化轉變的過程之中。
智能化:
安防智能化不僅僅是指視頻智能分析,而是系統層面的、整個安全層面的智能化,視頻智能分析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智能化的實質將是來自于機器視覺和設備級智能的末端智能,逐步引申到系統高級思維的一個全面的過程。這樣來看,安防智能化需要以集成化為基礎,如果沒有集成化的安防環境,所有智能化只能是末端的設備級智能,而只有系統間集成環境形成,才能從設備級的末端智能化逐步上升成覆蓋整個建設項目的系統級智能化。從目前安防智能化中應用最成熟的智能視頻分析技術發展來看,它能在幾乎不需要人為干預的情況下,通過對攝像機拍錄的圖像序列進行自動分析來對動態場景中的目標進行定位、識別和跟蹤,并在此基礎上分析和判斷目標的行為,做到既能完成日常管理又能在異常情況發生的時候及時做出反應,從而解決了傳統監控工作量大、效率低、反應速度慢等問題,其優勢顯而易見,也是推動整個安防智能化最為關鍵的技術之一。
平臺化:
每個安防廠商在推進自己的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時,都越來越多地需要對軟件平臺極其配套的硬件設備的整合,這個整合方案的兼容性,穩定性,安全性等,其標準也越來越趨于統一。盡管目前國內的主流監控廠商基本都具備自己的軟件平臺,但是不同的是這些平臺的定位和規模大小都不太一樣。未來幾年安防監控的應用類型也越來越清晰,其技術標準,開發接口等將越來越趨于統一。大廠商制定標準,小廠商兼容標準的合理產業模式將逐漸形成,所以有實力的安防廠商推出自己有主導力的解決方案平臺,就是安防企業發展道路中必須要考慮的課題。
從目前的安防架構情況看:分布式部署、B/S架構、多域架構、中間件、嵌入式系統及數據庫的應用等較為先進的理念都已經在不同的平臺中有所體現。從中國安防行業的應用看可分為:公安應用類、行業用戶類和運營服務類等三種。
從其監控設備看,前端的攝像頭,攝像機,后臺的IPSAN、服務器、大屏等都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但是制造企業又比較分散。從產業趨勢看,國內也非常需要“縱向一體化”的系統解決能力的安防企業來解決一類或幾類行業應用的能力。
中國安防市場發空間巨大,不僅國家主導的安防支出達到6000億人民幣的規模,就是民用市場的開發也極有潛力,如家庭安全監控等市場也急待開發。但是中國與其他國家相比人均安防支出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安防市場的智能化與平臺化發展趨勢,將兼顧社會層面與個人層面的需求,為社會的安全與穩定提供更豐富的解決之道。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