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作為博物館發展的核心,文物藏品的管理和安全始終牽掛人心。值得欣慰的是,當前博物館藏品的電子監控時代正在到來,博物館的數字平臺建設時代正在開啟。
記者了解到,今年“首都博物館聯盟”將啟動北京地區數字博物館平臺、博物館公共服務平臺、博物館藏品監控平臺三個數字平臺的建設,利用新型科技手段,開發數字化技術項目,全面提升博物館的科學管理水平。
有專家認為,此舉意味著我國博物館藏品正在走向實時電子監控時代。加強對博物館藏品的保護和管理,北京無疑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藏品監控平臺將首先用于北京市文物局所屬的18家博物館。這18家博物館將率先告別人工監控的歷史,實現對藏品的實時電子監控。藏品監控平臺可以實現對藏品的溫度、濕度、微量元素、有害氣體、聲光報警的監測,并將數據及時傳輸給管理者。
據了解,目前我國博物館對文物保管環境的監測大多是靠人工,每天安排有專人多次監測并記錄相關情況。人工檢測的不足,除了專業管理人才的稀缺外,也容易在多次檢測和記錄中出現差錯和漏洞,管理上的銜接不順暢也在所難免,由此也給藏品安全帶來了一定隱患。
此外,以藏品為依托,以藏品為載體,“北京地區數字博物館平臺”將通過手機系統實現對博物館內部展館的三維導覽;“博物館公共服務平臺”將首先實現票務服務,提供免費博物館參觀預約、重點博物館網上購票服務。據了解,“首都博物館聯盟”這三個平臺今年啟動建設,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初步建成。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