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在我們視頻監控的工作中,黑暗的攝像環境一直以來都是讓大家頭疼的地方。無論是在有著點點燈光的小區,還是低矮狹小的屋內,盡管有諸多光線調整技術的盡力彌補。但是夜視環境依然無法擺脫監控中"特殊地帶"的定義。直到紅外射線技術的問世,才給我們在低照度的監控工作中,瞬間帶來了不小的光明。
紅外燈質量識別
一、正芯和散芯的區分
燈芯選用正芯還是散芯決定著紅外燈的質量,二者之間的價格也非常懸殊,甚至相差五倍以上,這也是市場上紅外燈價格三六九等的一個重要原因。攝像機對發光光譜在850納米的燈最敏感,即有紅爆的紅外管,這個頻段的紅外燈管也是價格最貴的。將紅外燈的燈板取下,再找一只可調的穩壓電源。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下,先將穩壓電源的輸出電壓調至紅外燈的額定工作電壓,連接紅外燈,此時紅外燈正常工作,然后逐漸調低電壓至燈管熄滅,看燈管的發光程度是否一致,如果在此過程中燈板上所有的燈管發光一樣,則說明燈管用的是正芯;如果有的燈稍亮有的燈稍暗,那么燈芯的質量就讓人懷疑了。另外還有一種方法測量法。在紅外燈正常工作的情況下測量每個燈管的工作電壓。目前市場上的LED紅外燈大多數用的是小功率燈管,芯片多為12MIL或者14MIL[1密耳(mil)=0.0254毫米(mm)],每只燈管正常的工作電壓是1.5V左右。
用一數字萬用表,量程開關打至2V檔,測量每一個燈管的工作電壓,若是正芯管,每一個燈管的工作電壓的誤差值在0.03V以內,若大于這個數值,特別是普遍較大時就說明這批燈管絕非正芯。這種方法對940納米的紅外燈同樣適用。
正芯燈管的優點是工作穩定,新時一樣新,老時一樣老,工作上三五年以后再看燈板上的燈,他們發光也非常一致。如果是嫌照度低,適當調整工作電流即可使其恢復青春。散芯燈管就不一樣了,工作半年以后燈板上有的燈亮有的燈暗,一年以內不出故障就是萬幸了。即便是換掉壞管子,不長時間后仍然出故障,因為整體質量太差了。
二、燈芯芯片大小的區分
正規的方法是用化學溶劑將膠體溶解后測量燈芯的大小。但是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即使你可以溶解膠體也無法測量出準確數據,因為我們沒有那么精確的測量工具[1密耳(mil)=0.0254毫米(mm)]。通常是看工作電流。一般來說12MIL的燈管最大工作電流不超過60毫安,14MIL的不超過70毫安。但是現在由于市場等等因素,有些一體機的12MIL的燈工作電流做到了80毫安。這個方法又不確定了。但是可以提供我們一個參考,就是工作電流大的芯片可能就大,但是電流大了壽命就短了。比如12MIL的燈工作電流做到了80毫安,那么它的壽命最多也就是2年。你知道這個,手頭上多備些燈板就可以了,反正換一次燈板掙一次錢,銷售及工程都有賺,大家皆大歡喜。
三、看工藝
看工藝就像看一個人一樣,如果一個人穿著邋里邋遢,很難信息他的工作會認真(當然陳景潤先生那樣的除外)。工藝的好壞一定程度上說明產品的質量,特別是焊接工藝。燈管焊接時間要求小于1.5秒,焊接時間過長會直接影響到燈管的壽命。這一點我們在試驗過程中已得到認定。
紅外燈壽命使用延長之法
雖然紅外燈對我們的夜視監控有著非常大的幫助。但是壽命短也已經成為大家對紅外夜視燈公認的弊端。因此,紅外燈在給我們帶來更多便利的同時,也給不少的用戶帶來了煩惱。如今,不少的監控場所已經應用了LED紅外燈的夜視攝像機,而這些攝像機的紅外燈就真的是"短命"的命運嗎?不妨讓我們細細看來。
目前,LED紅外燈的單個燈光的壽命還是比較長的,但是由于一個攝像機的LED燈泡總體數量較多,所以當燈光聚集,電流增大時,就會帶動整體熱量的提升。而如果散熱工作不夠充分的話,就會造成設備消耗的過大,從而降低設備的使用壽命。如果溫度持續過高的話,甚至還會對設備的其他構件造成嚴重的破壞。所以溫度的問題還是非常需要重視的。
因此,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知,LED紅外燈壽命的短暫主要是由于溫度的過高。如果在不影響紅外照射效果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提升LED紅外燈的使用壽命。組件的設計與合理搭配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選擇時,我們最好選用高功率,低電流的LED燈泡。這樣既可以保障亮度同時,又不至于引出過大的電流,造成設備溫度的整體提升。
此外,對于基板的應用,鋁制的構造也是個很好的選擇。由于相比于其他金屬特性,鋁制金屬有著更好的散熱功能。所以,在保證了恒溫的同時,也可以省去加裝降溫風扇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這無疑使一個一舉多得的措施。
再次,就是要減小紅外燈的曝光度問題,可以在LED紅外燈與鏡頭之間加裝鋁制金屬板進行隔離,從而在源頭防止LED紅外燈的燈光干擾問題。
除了對技術的一些改進之外。一些環境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采用金屬薄膜反光,采用更高效率的光學透鏡等,都能夠實現采光能力的少量增長,從而減輕燈光的工作壓力。此外,采用更加穩定的電流供應,實現燈組的單獨供電等,也都可以減小電源不穩對燈泡造成的損壞,或者消除因為少量燈泡問題造成整體燈泡的"罷工"。
對于LED紅外燈來說,盡管它的"短命"已經成為行內公認的一個事實。但是,在我們的安防應用中,其實這種弊端并非就絕對的"無藥可救"。只要我們多關注一些使用上的細節,更加合理的構建一下各個配件的搭配,更多的注意一下對環境的調整,它同樣能像其他設備一樣,陪伴在我們的監控之路上走的更遠。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