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今年上半年,在新市鎮孟家村發生一起詐騙案件。涉案人員冒充濟樂高速路施工人員,對沿高速路村莊進行詐騙。該鎮派出所民警調取艾小249線路口、孟家橋路口錄像,獲得了嫌疑人的車輛特征,隨后又與其他鄉鎮類似案件進行串并,最終將濰坊籍犯罪嫌疑人王某等四人抓獲。這是新市鎮警方利用視頻監控系統成功破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新市鎮積極實施的“天網工程”,構建以平安視頻監控系統為依托的現代治安防控網絡。今年又投資100多萬元,在一期工程的基礎上,啟動了向77個村延伸的“村村通工程”,經過四個多月的緊張施工,該項工程全面完工。
340個紅外線探頭監控方位無死角
“我們村只有22戶,96口人,全村東西長也只有150米,可以說是全鎮最小的自然村。這次一口氣安了12個攝像探頭,覆蓋了全村的每個角落,就連我們村頭的十多個蔬菜大棚都監控到了,我們生活得安心多了!”
12月17日,看著安裝不久的攝像頭,家住新市鎮杜家村的杜吉水高興地說。他告訴記者,以前為了保證村子安全,村民們自發成立了夜間巡邏隊,后來青年勞力都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孩子,在外面打工也不放心?,F在安裝了攝像頭,每個攝像頭都與派出所的監控中心連接,不管是村主要干道,還是蔬菜大棚種植區,每個角落都看得清清楚楚。“現在不管白天晚上,都有‘民警’為我們站崗值班,我們沒有什么好擔心的。”杜吉水一臉輕松。
據了解,早在2009年,該鎮就在各重要路口、重點村莊路口安裝了監控設施,使得轄區所有主干道都實現了視頻監控全覆蓋。但由于監視區域有限,村內治安巡邏工作壓力仍然很大。面對這種情況,該鎮多方籌資,在一期工程的基礎上啟動了向各村延伸的“村村通工程”。
負責監控村村通工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全鎮340個攝像頭根據功能的不同分別安裝在筆直的道路、街巷和要道口、拐角處。并且都帶有紅外線功能,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探頭照樣能拍攝得一清二楚。這項工程使全鎮77個行政村實現了監控全覆蓋,保證了轄區內無監控死角。
19個監控顯示屏,24小時監控
記者在新市鎮派出所監控中心看到,東墻上正中間是一塊大型液晶顯示屏,其兩側共安裝著18個獨立監控顯示屏。顯示屏上的畫面在監控人員的操作下有規律地進行切換。屏幕對面就是一個8米長的監控操作平臺,3個工作人員正按照各自的分工進行著操作。“你看這個畫面,拍攝效果非常好。”監控中心工作人員李琳指著其中的一個顯示屏對記者說,“這個人穿的什么顏色的衣服,戴著什么樣的頭巾,騎的是什么牌子的電動車,我們看得清清楚楚。”李琳告訴記者,這套監控設備全天24小時不間斷拍攝影像資料,保存時限為一個月。監控中心工作人員實行倒班制,一天三班,每組3個人,確保全天24小時無縫隙服務。
新市鎮派出所所長呼衛海介紹說,過去在農村搞治安防范,常規思路就是治安巡邏,日常排查檢查及組織群眾搞好村民聯防,可現在村里年輕人大都出外打工,留守老人、婦女和兒童居多,導致聯防隊力量薄弱,使治安巡邏流于形式,刑事、治安案件仍時有發生。雖然公安機關工作沒少做,可群眾沒有安全感,照樣不買賬。“天網”工程的建立,有效彌補了警力不足,壓縮了犯罪空間,實現了“打防結合,立體防控”。截至目前,全鎮可防性案件發生16起,比去年同期下降59%。
230多個平安大喇叭,全鎮通報警情
“你看到這個話筒和這部交換機了嗎?我們現在正加快進度,進行‘平安大喇叭’建設。”呼衛海指著監控平臺上放的話筒對記者說,“這次村村通工程,又稱兩通工程,既通監控又通廣播。監控實現了村村通,其實工作才算完成了一半。等到‘平安大喇叭’建設完工后,我們的治安工作就更好開展了。”
據了解,“平安大喇叭”是在原來村廣播的基礎上加裝一臺交換機,每臺交換機都設有一個固定號碼,把派出所民警、各村負責人手機與交換機綁定,當有重要警情或緊急醫療救助時,民警與村負責人相互撥打交換機號碼,就可以實現通話和廣播的遙控功能。電話中的聲音會立刻通過村廣播播放出來,群眾可以清晰地收聽到廣播的內容。“到明年我們這項工程就可以全部完工了,到時候不僅能利用它預防和偵破案件,還可以通過這個話筒和村里的230多個廣播喇叭把各類政策、普法知識等信息傳達給群眾。”呼衛海說。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