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移動監控對安防行業來說已經不是新鮮詞了,從問世到現在,其技術不斷發展和成熟,成為視頻監控“大家庭”的一個重要分支。
何謂移動監控?
移動監控是指通過動態形式進行前端視頻圖像采集,通過無線或網絡傳輸的專業級視頻監控產品,可通過移動方式進行接收和查看,如通過手機或電腦能實現監看遠程實時動態畫面,是移動發射、移動接收的更簡單、更便利、更及時的監控解決方案。移動監控可以說是無線網絡技術與傳統安防監控技術緊密結合的產物。
移動監控產品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通過無線傳輸的移動監控設備,對固定或非固定場所進行監控,如執法車通過安裝在車頂的監控攝像機或通過執法人員攜帶手持式監控攝像機,對執法現場進行實時圖像采集;二是通過移動終端設備(如手機),獲取固定監控攝像機對固定地點和場所采集的圖像,如3G手機監控等。目前,移動監控產品形態主要有:手機(或移動終端)監控、公交車移動監控、車載移動監控(主要為執法車輛)、執法記錄儀、移動單兵設備等。
自移動監控技術問世以來,由于受成本和網絡帶寬等因素的制約,市場應用一直不溫不火,遠遠沒有達到我們理想和市場預期。
3G、4G技術,無疑為移動監控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我們是時候應該關注移動監控市場了。
移動監控分類及特點
任何監控圖像的傳輸,都需要傳輸介質。移動監控像固定監控系統一樣,也需要圖像傳輸,只不過固定監控的圖像傳輸是通過布線和線纜傳輸,而移動監控的圖像傳輸是通過或者借助網絡進行傳輸。網絡傳輸也需要線纜(或光纖),只不過這些工作是由電信運營商來完成的。在無線監控系統中,無線監控中心需要實時得到被監控點的視頻信息,并且該視頻信息必須是連續、清晰的。在無線監控點,通常使用攝像頭對現場情況進行實時采集,攝像頭通過與視頻無線傳輸設備相連,由無線電波將數據信號發送到監控中心。
縱觀無線移動監控傳輸,可以說是多種傳輸方式并存。主要傳輸方式有:無線移動網絡(3G/GPRS)、無線寬帶(WIFI/WIMAX)微波系統、衛星等。
從專業角度講,目前移動監控攝像機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一、WIFI無線網絡攝像機。WIFI無線網絡攝像機需要和無線路由器配合工作,無線路由器要求能夠上互聯網。采用WIFI無線網絡攝像機的優點是不需要布線,安裝和增加攝像機數量都比較方便,上網成本比較低;缺點是安裝時需按說明書做些簡單的網絡配置后才能正常使用。網絡攝像機到無線路由器的距離一般要求在30-100米范圍內,如果超出這個范圍就需要采用專用天線或就近安裝無線路由器。在無線路由器使用較密集的地方,要設置無線路由器的工作頻段。二、有線網絡攝像機。有線網絡攝像機直接插在可以上網的網口或路由器上就能夠正常工作。采用有線網絡攝像機的優點是使用簡單,不需要任何配置即可使用,不怕信號干擾,穩定可靠,上網成本比較低;缺點是需要布網線。三、3G無線網絡攝像機。3G網絡攝像機有移動TD-SCDMA型、聯通WCDMA型和電信CDMA2000型,需要在攝像機中插入對應的手機卡。采用3G網絡攝像機的優點是使用簡單,不需要任何配置即可使用,不需要布線,不需要用戶自行搭設任何網絡,只要在有手機網絡和電源的地方就可以使用。
移動視頻監控的優勢
眾所周知,城市的人、車、物是不斷運動的,因此城市治安監控系統僅有固定點位的布控是不夠的,難以做到全方位覆蓋,必須通過移動點位的靈活布控方式來滿足全方位立體治安監控需要。移動點位是對固定點位的有效補充。與傳統的有線監控方案相比,無線監控具有可擺脫線纜束縛、組網靈活、安裝周期短、維護方便、即插即用、易維護、擴容能力強、綜合成本低等優勢。
目前市場上無線移動監控產品的應用主要有兩大塊,一是以WiFi局域網為傳輸的家庭應用。一般以帶WiFi功能的IPC為主,適合家庭或者小型場所應用。這種應用剛剛起步,但是代表了未來民用監控市場的趨勢;二是以3G為傳輸網絡的行業應用。隨著3G網絡的逐步普及,以移動性、應急性為主要應用的3G應用將會越來越多,并進入一個快速發展階段。
對于移動性的或者緊急臨時部署的視頻監控應用,傳統有線監控根本無法滿足,用戶只能采用無線監控來實現這些應用,這類應用主要有以車載、單兵監控系統為代表的移動性應用場景,以便攜式無線監控設備為代表的突發事件發生后緊急部署的階段性應急監控應用場景為主。
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構建一個大型的無線視頻監控系統,除非可以利用現有的運營商的電信基礎設施。否則,重新投入設備的成本非常高,并且需要組織統一規劃和建設。
在通常情況下,被監控點和中央控制中心相距較遠且位置較分散,利用傳統布線的方式不但成本非常高,而且一旦遇到河流山脈等障礙時,有線網絡更是束手無策。此時,無線網絡無可比擬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
目前,移動無線監控技術已經在交通運輸、公路鐵路客運、航運、治安、城管、消防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移動監控技術發展的“瓶頸”
移動監控問世已經多年,也有許多獨特的優勢,但一直沒有得到大面積普及和應用,許多安防工程商和系統集成商為什么不愿意采用無線技術來構建視頻監控系統,原因有很多,有需求原因,有技術原因,有成本原因,但其中一個最主要原因就是網絡帶寬問題。
相比之下,傳統的移動通信有一個致命的缺陷--數據傳輸速率低。即使采用當前最先進的H.264視頻編碼技術,一路清晰、全幀率的網絡視頻監控信號也至少需要占用200Kbps以上的帶寬,傳統的移動通信根本無法滿足這樣的傳輸需求。
無線移動監控應用遇到的主要問題是網絡部署問題、移動環境下取電問題、錄像存儲問題等,其面臨的主要挑戰有兩點:首先,傳輸圖像占用帶寬大,而且在同一個地點、同一個帶內不能重復使用此帶寬,所以資源占用比較多;其次,目前的傳輸模式基本是一對一的,實用性大大降低。由于這些原因,目前無線監控目前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始終不能成為監控市場的主角。
3G,開啟移動監控發展新紀元
根據全球最大的CDN服務商美國Akamai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第四季度世界平均網速為2.7Mbps,平均網速最快的國家或地區是韓國,平均網速達16.7Mbps。中國香港以10.5Mbps排名第二位,日本以8.9Mbps排名第三位,美國以6.1Mbps排名第13位。中國大陸排全球第90名,平均網速為1.4Mbps,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盡管中國的網速不高,但收費卻不低。據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的《中國寬帶用戶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固定寬帶用戶上網1M帶寬每月費用是越南的3倍、美國的4倍、韓國的29倍、中國香港的469倍。由于缺乏競爭,相比其他國家,中國寬帶存在質劣價高的問題,被稱為“蝸牛級”網速,“犀牛級”收費。這在一定程度上,難免會制約相關行業也包括移動監控技術的應用和發展。
此外,系統穩定性也是用戶擔心比較多的問題。只有全方位解除了用戶的后顧之憂,移動視頻監控才有可能得到廣泛的普及和應用,才能成為視頻監控市場的主力軍。
2009年1月,工信部為三大運營商發放3G運營牌照,標志著我國通訊市場開始進入3G時代。三大運營商紛紛推出了3G無線視頻監控業務,依托自己的3G無線網絡,將視頻監控與防盜報警等功能完美融合,為人們帶來了全新的無線網絡視頻監控體驗。
3G的出現,無疑為移動視頻監控的發展帶來了契機,3G的高帶寬真正滿足了視頻監控的無線傳輸需求。3G無線移動視頻監控融合了3G傳輸與視頻服務功能,成為遠距離、大范圍視頻監控的新亮點。
3G技術的高帶寬、可移動性,無疑將促使安防監控和移動通信的深度融合,安防監控也將會實現一個從模擬監控、數字監控、有線網絡監控向無線視頻監控的過渡。3G網絡帶寬的提升,將大大拓寬無線移動監控的應用領域,使那些原本沒有無線移動監控需求的領域和用戶,也能輕松應用移動監控了??梢灶A見,未來,基于3G的無線視頻應用起來越廣泛。
更為可喜的是,此后不久,4G又問世,并開始在廣州和杭州等城市試點應用,從而為移動監控帶寬傳輸又打開了一扇全新大門。
像固定監控系統一樣,無線移動監控技術今后也將朝高清化方向發展,編碼技術上將越來越多地采用H.264HighProfile編碼技術。在保證圖像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帶寬的消耗,提高對于無線網絡的適應性。
需要看到的是,即便是有了3G、4G的支撐,也不是說無線移動監控的發展就沒有障礙、暢通無阻了。因為3G也好、4G也罷,目前都還處在試點應用階段。
目前的3G視頻移動終端還不能完全適用于3G視頻監控,比如在前端存儲上,普通硬盤體積過大,導致整機不利于安裝等,這些問題仍需要解決,技術也需要進一步提升。目前制約3G無線監控應用領域發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3G在無線視頻監控領域應用才剛剛起步,沒有一個開放統一的行業標準,私有標準不具備兼容性,大規模推廣困難重重;二、3G網絡穩定性、覆蓋率是目前存在的關鍵問題。3G網絡雖然在一些城市熱點地區已經覆蓋了,但3G基站的數量還不夠,導致一定區域范圍內網絡不穩定;三、在二三線城市、經濟欠發達地區及廣大農村還沒有3G網絡的覆蓋,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無線移動監控市場發展的制約。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坦言,目前國內寬帶技術與國際平均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光纖入網已列入“十二五”發展規劃,我國寬帶有望大大提速,資費標準也會相應降低。
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2012年將實施一系列措施加快信息化步伐,包括推動“寬帶中國”戰略、實施寬帶上網提速工程、開展IPv6(下一代互聯網協議)試點、擴大三網融合試點城市等。國家發改委已經確定,在2013年底前開展IPv6網絡小規模商用試點,在2014年-2015年,開展大規模部署和商用。這些對無線移動監控的發展都是利好因素。
隨著通訊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網絡環境的進一步改善,相信無線移動視頻監控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必將會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移動監控應用市場前景誘人
移動視頻監控系統具有靈活機動,可以隨走隨監控的特點。因此在一些偏遠的地方如山區、森林、江河流域等根本無法鋪設導線的應用場所,或者是臨時的監控地點,來不及也沒有必要鋪設導線的,傳統的有線監控根本無法滿足需要,只有移動視頻監控才能滿足需求。無線移動監控是真正的“千里眼”、“順風耳”,因此有著傳統監控無可比擬和不可替代的優勢,尤其在公交車、地鐵、應急指揮、現場維穩、現場執法等應用領域,應用前景十分誘人。
我們可喜地看到,在網絡傳輸向著有利于移動監控技術普及發展的同時,移動監控技術本身也在不斷提升?,F在公交車移動監控攝像機、車載移動監控攝像機、單兵移動無線監控攝像機大多都具有夜視功能,而且監控距離越來越遠,如最近深圳保千里推出的紅外激光夜視警用車載云臺,監控距離達到了400米。
就應用來看,手機(或移動終端)監控多用于企業用戶、行業用戶和家庭用戶,民用市場市場潛力巨大;公交車移動監控主要應用于交通運輸領域,也包括長途客車、危險品運輸車等,市場空間非常大;車載移動監控,主要應用在執法車輛上,包括警車、應急指揮車、城管執法車、消防車等;執法記錄儀和移動單兵設備,相對應用領域更加專業,但也有著不小的市場潛力。隨著移動監控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網絡和部署成本的不斷下降,無線移動監控發展的春天必將到來。
那么移動監控市場究竟有多大?下面我們僅以公交車移動監控為例來進行分析。
近年,公交車移動監控應用可以說如火如荼,公交車安裝移動監控攝像頭已蔚然成風。截至目前,深圳公交車安裝移動監控攝像頭已超過2萬個,每輛公交車安裝3只,并與公安110聯網,攝像頭拍攝的圖像可以同步傳輸至公安指揮中心。廣州市于2007年年底為全市8000多公交車全部安裝攝像頭,安裝攝像頭總數將超過2.6萬個。同處珠三角的東莞、佛山等市,也都普及性地為全市公交車安裝了移動監控攝像頭,多數公交車安裝3只,也有些安裝4只和2只。東莞在全市6000輛公交車上安裝移動監控攝像頭,總投資超過1億元。全國共有多少輛公交車?無法統計,僅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天津、成都、武漢、西安、重慶九個城市,公交車總量就超過10萬輛,公交車移動監控市場之大可想而知。此外還有出租車移動監控市場,不亞于公交車移動視頻監控。
近年,執法車移動視頻監控也悄然興起,出于現場執法需要,許多公安、司法、交警、城管等政府執法部門都給執法車輛安裝了移動視頻監控系統。我們以廣東為例,按照《廣東省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建設三年規劃(2012-2014年)》,廣東全省70%以上的執勤警車都要安裝車載移動圖像監控系統,從而實現現場執法動態監控。今后這種需求會擴展和延伸到更多的省市和更多的執法單位,因此這一市場也不容忽視。
那么,未來幾年內,移動監控能否與固定監控和IP監控平分秋色?移動監控能否成為監控市場的主角?讓我們拭目以待。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