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住宅小區安全防范系統是伴隨著住宅建設的高潮而提出來的新概念。眾所周知,公共安全是智能建筑的一項重要內容,這里的安全不僅指建筑物本身的安全,更主要指防止人為的侵害。對于一個住宅小區而言,居民的安全是首要。由此,安全防范體系覆蓋的智能小區誕生了。智能小區安防需求與日俱增,未來發展走高清、智能、網絡化之路。
智能小區安防系統未來發展
數字化:隨著嵌入式和智能控制技術的發展,智能小區安防系統已由模擬監控系統發展為數字監控系統,實現了各類資源和信息的數字化。集成網絡通訊、信息處理的數字安防設備已逐步取代模擬設備,特別是在視頻監控系統中,采用圖像傳感器圖像編碼芯片微控制器網絡通訊芯片的方式構建的數字視頻監控系統已逐步成為主流。數字化的智能小區安防系統克服了模擬監控系統的局限性,有效地解決了模擬系統中信號傳輸距離有限、抗干擾差、視頻畫面品質不高、信息存儲不方便以及查詢繁瑣等問題,具有設備簡單、安裝調試便利、存儲方便、遠程傳輸及隨機檢索等許多優點。
目前,智能小區安防數字化的發展方向是將圖像探測作為報警防范的主要手段,通過模式識別技術使得系統具有特征識別和探測功能,從而有效判斷各類非法入侵和火警等聲光警情,降低警報的誤報率。隨著新成像技術的不斷發展,安防監控范圍也擴展到不可視范圍。
網絡化:網絡化是智能小區安防系統的關鍵,它是提供高質量和高可靠性安防服務的基礎。智能小區安防系統網絡化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安防設備之間實現各類安防信息的共享;與智能小區其他系統之間實現信息的共享和傳輸;通過接入公共網,如因特網和PSTN網絡,及時向外界提供各類安防信息,從而形成了層次化的網絡結構,如圖1所示。較好地實現了社會、小區及家庭3級防范機制,實現了集監測防范、信息管理及處理控制于一體的安防服務,同時也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和實時性。
目前,安防系統網絡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統的組網方式和具有聯網功能的安防設備。安防系統組網方式多種多樣,如現場總線方式(如CAN總線、Lonworks等)、已有專線改造方式(如基于電話線的ADSL方式、基于HFC的雙向有線電視網絡)及局域網方式(主要是基于以太網)等。在實際應用中常常采用多種方式混合使用,如底層采用RS485做為控制網絡用于連接各類傳感器、探測器和安防設備,上層采用以太網連接安防設備和上層信息監控系統。基于內嵌網絡協議的單芯片的各類安防設備也逐步進入市場。
智能化:智能小區安防系統不僅要求快速反映出當前環境的情況,而且需要主動地判斷各類環境變化,并協同其他系統進行相關的控制處理。
智能小區安防系統的智能化主要體現在報警的聯動處理和基于模式識別的探測。報警的聯動處理是指當系統中某設備檢測到險情時,調度周邊其他類別的安防設備對發生險情的區域進行探測,綜合分析;同時與智能小區其他系統相互協作,當判別險情后通知其他系統進行相應的處理?;谀J阶R別的探測是通過生物識別和特征識別等技術,充分利用光電探測技術識別各類非法入侵和險情,同時采用其他輔助手段,從而降低警報的誤報率。
當前智能小區系統建設情況掃描
改造難度較大
新建小區的安防系統建設主要是根據樓盤的定位匹配相應的安防系統,而舊小區的安防系統改造難度與復雜度相對來說大很多。分析其原因,達實智能(002421,股吧)黃志勇說:“過去很多小區智能建設缺少長遠的精確定位,以市場為導向,產品造型缺少統一規劃;從網絡建設到安防門禁、對講、停車等應用沒有去考慮是否需要到一個統一的管理平臺;面對此類物業,智能化改造也相對較難,如有些物業管理方既想實現便捷應用,又不想花太多錢,很難取舍;原先的系統是淘汰還是直接升級,如何找到合適的廠家都是問題。但總的來說,主要還是業主對于分攤成本費用上的因素比較多一點,智能化程度是否需要高度統一化并非首先考慮的前提。”
應用較普遍,升級和兼容是難題
從安防系統應用效果來看,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智能化小區主要是智能物業和日常安防管理,大多是一種大眾化應用,不是個性化應用。目前一般小區安防會使用的有周界報警、停車場管理、樓宇對講、監控系統、廣播系統、戶內報警、LED公告顯示、電梯五方通話等。
達實智能黃志勇反映道:“智能化安防系統并非越先進越好,即使在一些中低端小區樓盤中,其智能化系統的使用率并不太高,像智能手機一樣,支持的應用越多,具備的功能越強大,系統就越難以學習和維護,普通用戶對其要求也就越高,當期望與現實產生不如意時,用戶對于此類的智能化抱怨也多。”
從技術應用程度來講,小區樓宇對講到智能家居的基本應用都已涵蓋,智能系統與業主使用率最大的是門禁一卡通,但是要達到通過智能終端控制家居電器,實現家庭安防還是在高檔樓盤小區,在國內來講,已建成這樣的小區,但并未廣泛推廣出來。在使用過程中,國內的智能化系統技術水平相對不是很高,存在系統升級和兼容難題。
需加強后期維護
從維護來看,一般兩年質保期以后,開發商則不再進行統一管理,而是由業主成立業主委員會,由業主委員會自主選定。但一般質保期過后,維護費用加大,維修人員的專業維護能力欠缺。維護維保有一定的滯后性,不像電梯有強制性的維護措施,智能化系統目前還沒有強制性的標準,相對并不是特別的完善。目前很多系統過完三五年之后處于癱瘓和半癱瘓的狀態,紅外對視和周界三五年之后都會成為擺設。
達實智能黃志勇也表示:“國內包括深圳有很多智能化小區都還存在一個問題:物業只上系統,不管維護。很多小區的停車場或門禁對講處于半癱瘓狀態,還有些系統用了一兩年都沒人去管,質保期滿了,物業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維護資金去尋求工程商的續簽,而只一味把責任推給原生產廠家,導致廠家委屈、業主委屈、物業也"委屈"。”一個系統要想發揮其功能,應在使用過程中加強管理維護。
回款相對較慢
與過去相比,承接的智能小區建設更加規范,要求施工水平高。但受樓控政策影響,小區項目回款周期較慢,付款條件不太理想。因此為規避風險,工程商一般會跟房地產商有選擇性的合作。
結語
針對以上問題,需要房地產商、物業管理單位、工程商、業主等幾方共同努力解決。在智能小區安防系統建設初期,房地產商樹立更具前瞻性的投資理念并合理規劃;在使用過程中,物業管理單位還應最大程度發揮安防系統的實際效用;工程商在建設安防系統時,以用戶需求為導向,選擇適用的安防產品或系統,嚴控施工環節并加強維護;在舊的小區安防系統改造過程中,業主多一點理解與支持。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