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根據交通部的規劃,到202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2億輛,中國將建成國家骨架公路網,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預計將達到10萬公里。2010年底,中國公路網總里程達395萬公里,其中,農村公路總里程將達到345萬公里,據估計,到2020年還將增加近百萬的公路里程。隨著十二五規劃的相繼出臺,軌道交通建設迎來黃金發展年,安防應用受益其中。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迎來黃金十年
目前來看,智能交通已經在一些具體項目或具體領域中展示了自己的價值所在,比如奧運、世博和即將開始的亞運,比如ETC、GPS運輸車輛監管以及道路監控等,起碼在管理上,智能交通的強大功用已經被驗證,也得到了管理者的信任。服務提供方面,深圳、上海、北京等一些城市的交通誘導系統在某些重點區域已經相當完善;動態交通信息服務也開始初見雛形,現在很多地圖終端能夠提供實時交通動態信息;GPS更是進入了規模普及階段,離客運物流以及特殊行業的車輛一網打盡的時日已經不遠了。
但存在的問題也比較突出,首先是核心技術問題。因為智能交通是一個跨科技行業較多的綜合應用領域,RFID、傳感器、無線通信、GPS芯片等等都高度依賴國外技術和產品。另一個主要方面也就是智能交通建設高度依賴管理需求也就是政府需求,而服務需求也就是商業化對智能交通的拉動作用有限。
目前我國很多行業都在制定十二五發展規劃,以明確今后5年的發展原則、方向、目標等。相信不久之后,我們就可以看到智能交通的十二五發展規劃了,到時候我們再來驗證本期主題的內容有多少與科技部組織的十二五發展規劃相符合或者相類似。
只是現在我們的跨度是10年,跨越兩個5年規劃,但大致的發展趨勢應該是一致的。我們首先來看有關2020年的有些與智能交通發展的大環境相關的推演數據(當然,最大的前提是我們確信人類和地球能順利挺過2012):
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最新發布的《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10/2011》指出,到2008年底,中國的城市化率已達到45.6%,中國的城市人口已達到6.07億人。如果按照1%的速度增長,到"十二五"期末,中國的城市化率將超過50%,到2020年城市化率將達到55%,中國城市人口將超過8億,占總人口60%。汽車和商用車輛將在城鎮內部及城鎮間的交通運輸中發揮重要作用。
到2020年,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2萬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鐵路將達到1.6萬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鐵路和既有線提速線路,中國鐵路快速客運網將達到5萬公里以上,連接所有省會城市和50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
截至目前,中國已有36個城市上報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09-2020年,城市軌道交通新增營業里程將達到6560公里。預計到2020年,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累計營業里程將達到7395公里。以每公里5億元造價計算,2009-2020年城市軌道交通將投入3.3萬億,年均達2700億元,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將迎來黃金十年。
中國軌道交通中的安防應用
伴隨著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蓬勃發展,軌道交通對營運安全的需求快速增長,成為安全防范系統的新興應用領域。
從軌道交通安防系統構成來看,目前主要是由視頻監控系統、入侵報警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通訊系統、電子巡查系統、放射性物品探測系統、毒氣探測系統、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探測系統、槍支彈藥探測系統、炸藥探測系統、實體防護系統等構成。
從應用區域上來看,軌道交通安防系統主要分布在車站、列車內和軌道沿線。目前,軌道交通安防系統應用主要集中在車站中,投資比重約占整體安防系統建設投資的60%以上,主要以視頻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危險品檢查、實體防護系統為主,對車站內情況進行監控,保證旅客安全;列車內安防系統投資比重較小,不到10%;主要以視頻監控、列車運行監控、車門監控、火災監控等系統為主,以保證列車安全運行和車內旅客安全;軌道沿線以電子巡查系統、入侵報警系統、化學以及毒氣監測系統、火災及環境監測系統為主,以保證列車運行環境的安全。從產品上來看,視頻監控是目前軌道交通安全防護的主要手段,主要應用在對車站及車廂內情況的監控,車站視頻監控對實時性要求較高,列車中的應用主要以事后查詢為主??傮w來說,視頻監控系統占安防系統總造價的60%左右。視頻監控的主要設備有前端的固定攝像機、球機、矩陣、光端機、DVR、監視器等。
軌道交通安防技術發展趨勢
軌道交通安防技術正朝著數字化、高清化、網絡化、智能化、集成化以及安防綜合管理等趨勢邁進,未來軌道交通安防應用會更加完善、更加高效。安防視頻監控業界通常把視頻監控技術的發展劃分為模擬監控、數字監控、網絡監控、智能監控四個階段。3G移動通信系統、無線局域網(WLAN)、寬帶無線網絡(WMAX)等無線傳輸技術的應用和IP網絡的廣泛部署和快速發展,推動了無線網絡遠程視頻監控的實現。根據網絡化運營下視頻系統的應用需求,新建的地鐵視頻監控系統應發展成為包括車站級監控、線路級監控、網絡級監控,以及市級監控等多級網絡。目前,在軌道交通安防應用上;不僅僅是視頻監控系統(CCTV),傳統的報警監控系統(ALM)、門禁監控系統(ACS)、電力監控(PSCADA)、車站公共與緊急廣播系統(PA)等都正在向網絡化轉變。
目前,我國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總里程約1000公里,車站數量超過600座。按照平均每個地鐵站40個視頻監控點,每節車廂2個視頻監控點,隧道沿線每隔200米1個視頻監控點計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安防系統將擁有至少4萬個視頻監控點。軌道交通監控點眾多,客流量大,情況非常復雜,僅僅依靠人力很難對各種突發情況作出及時和正確的反應,而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可以借助計算機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對視頻畫面或者視頻中的海量數據進行高速分析和處理,從而完成人流量統計、擁擠檢測、人臉識別、入侵檢測與報警、遺留物品檢測等功能,大大減少人員的工作量,同時將提高系統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關于城市軌道交通建設
城市中使用車輛在固定導軌上運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運的交通系統稱為城市軌道交通。在中國國家標準《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詞術語》中,將城市軌道交通定義為“通常以電能為動力,采取輪軌運輸方式的快速大運量公共交通的總稱”。
城市軌道交通是指具有固定線路,鋪設固定軌道,配備運輸車輛及服務設施等的公共交通設施。“城市軌道交通”是一個包含范圍較大的概念,在國際上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而言,廣義的城市軌道交通是指以軌道運輸方式為主要技術特征,是城市公共客運交通系統中具有中等以上運量的軌道交通系統(有別于道路交通),主要為城市內(有別于城際鐵路,但可涵蓋郊區及城市圈范圍)公共客運服務,是一種在城市公共客運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系統。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