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與眾多行業一樣,視頻監控儼然已成為機場管理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在方圓幾里甚至幾十里區域,從航站樓、旅客迎送大廳到售票處、安檢區,再到飛行區、周界……監控探頭的身影幾乎無所不在,監控系統的好壞也直接關乎到機場正常秩序和飛機的飛行安全。因此,在安防設備選用上,機場管理者一直奉行“穩定可靠”的路線。當然,在監控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卻又時不時審時度勢地對視頻監控系統進行改造革新。
數字監控架構漸成主角
就目前而言,國內大多數機場的視頻監控系統還是基于模擬系統構建的,包括大型機場早期的航站樓(如咸陽國際機場的T1、T2)以及其它中小型機場。模擬系統的典型架構是以航站樓為單元獨立建設,然而航站樓監控系統之間以及監控系統與其他安防子系統之間都缺乏必要的聯動,備受機場管理者詬病。
而自首都機場T3航站樓標桿性項目實施以來,越來越多的機場在擴建改造中將半數字化、全IP化的架構引入到視頻監控中。機場視頻監控半數字架構主要前端采用是模擬攝像機,中間采用編解碼器,后端是數字平臺。在博世安防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產品經理陳創看來,數字系統備受推崇,究其根源,有兩點:一方面,數字化架構帶來的網絡帶寬問題伴隨近年來網絡技術的進步得以緩解。其中H.264算法等高效碼流編解碼技術以及NVR、BLOCK快存等存儲技術功不可沒;另一方面,數字化架構本身更能滿足機場管理者的靈活需求。視頻監控系統數字化是機場信息化建設的一部分,數字化可以帶來模擬系統無法企及的大聯網理念,在IP架構下,安防各子系統之間更密切的互聯。
模數混搭的數字化架構風靡一時,不過這種潮流正在發生微妙變化,全IP監控正成為機場安防的一大亮點。“從今年開始,大的機場項目會慎重考慮模數混合方案,西安機場方案規劃在2008-2009年,當時監控設備廠商大多沒有完善的產品系支撐全IP方案。因為一個監控系統中涵蓋多種類型的攝像機,包括槍機、球機、半球等,這就要求廠商制造的IP攝像機有完整的產品系列。所以還是采用模擬攝像機+編解碼器的方式適合的廠家更多些。現在情形大變,市場上主流的監控廠商的監控產品基本上已經實現IP化的華麗轉身。”博世陳創說。
全IP化的監控方案的魅力透過白云國際機場T3航站樓展現得淋漓盡。在全IP方案下,除了可以根據需要配置前后端設備之外,系統在升級、擴容、遷移、資源共享時也具有更強的靈活性,同時輔以網絡冗余、磁盤RAID技術、控制器冗余技術,還可避免單點故障。
總之,雖然模擬監控系統借由先入為主的優勢,依然盤踞著一定陣地,不過數字架構咄咄逼人,后來居上之勢不可避免。
網絡高清初露鋒芒
在高清設備應用上,與歐美、日、韓等發達地區相比,國內顯然慢了一個節拍。不過,藉由數字化的鋪路,高清攝像機應用逐漸鋪開。無論720P還是1080P,槍型還是球型,都獲得不同程度的應用。
現在高清監控出現以后,高清系統主要架構在IP網絡上。博世陳創表示,雖然目前市場上有基于HD-SDI架構的高清監控方案,但是機場內部線路距離較長,SDI受限于同軸電纜的性能與傳輸距離,且總體投資成本并不低,對以后的擴容乃至平滑過渡都會帶來不小的困難,而IP技術則相對更成熟、穩定、可靠。
在機場安防項目中,高清還未進入大范圍應用,目前主要布置在一些關鍵點位。而由于各機場的結構與需求不同,高清監控點選取的具體位置也不盡相同。如,白云國際機場T3項目中選擇在機場內商業區,上海虹橋機場改造時則在虹橋交通樞紐通道架設一些高清點位,咸陽國際機場T3建設也有在一些重要的點位安裝高清前端,如安檢通道。
前端的華麗變身也促使后端顯示系統升級。機場原先采用的拼接屏一般都是17寸、19寸,現在越來越多的機場采購80寸、90寸大屏,用來瀏覽標清模擬畫面效果較差,而高清圖像的顯示效果逼真。高清點圖像上傳至大屏,方便機場指揮中心查看或上級領導視察工作。
在機場的安防監控中,高清的全面普及雖還有待時日。不過出于機場全覆蓋的需要以及高清成像、低碼流傳輸和存儲實用性的革命性突破,勢必將高清視頻監控系統推向了大規模的實際應用。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