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2013年全國333個地級市將全部啟動數字城市建設。國家測繪局發布了《2013年測繪地理信息工作要點》,要求2013年確保全國333個地級市全部啟動數字城市建設,累計建成230個數字城市并投入使用,進一步推動數字城市成果應用。智慧城市建設熱潮掀起,建設方面面臨一些問題需解決。
智慧城市掀起熱潮
智慧城市建設掀起熱潮。全國人大委員辜勝阻在2013年智慧城市建設大會上稱,根據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統計,目前我國提出智慧城市建設的城市總數已達154個。預計投資規模超過1.5萬億元,中國智慧城市將進入物聯網技術開始大量應用于前端的感知與數據采集,3G或WiFi技術用于數據的傳輸,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用于后端的數據存儲、處理與挖掘的3.0時代。
國家糧食局將大力推進糧食行業信息化。國家糧食局發布《大力推進糧食行業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15年,糧食行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建成覆蓋地市級以上的國家糧食電子政務網絡,建成全國糧食動態信息系統。
國家糧食局將圍繞糧食行業管理信息系統、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數字糧庫等不同層面,建設一批重點項目。
智慧城市建設三個大問題
智慧城市已經逐步成為信息社會,城市發展的新型戰略模式。我國近60%的城市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智慧”或“智能城市”發展戰略。在近日舉行的“2013中國智慧城市年會”上,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寧家駿表示,目前我們國家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存在三方面的問題。
第一,建設的目的不夠明確。有一些城市盲目的模仿其他的城市,跟風建設,把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貪大求全;
第二,建設思路不清楚。很多的城市都把智慧城市僅僅定位在工程建設,既沒有明確主要的任務和實施路線圖,也沒有跨部門的共享和業務協同的信息機制、政策機制;
第三,建設模式不可持續。很多城市把智慧城市的建設往往都押寶押在政府的投資上,使得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難以發揮,無法激發社會力量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終將導致智慧城市建設難以持續的推進。
據介紹,“2013中國智慧城市年會”由中國市長協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計算機與微電子發展研究中心承辦,來自全國各地的600余位政府代表、ICT企業代表和業界專家,以“聚焦綠色智慧,助力城市發展”為主題,將目光投向智慧城市的規劃、建設、評測等各個方面。
關于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知識社會創新2.0環境下的城市形態,智慧城市通過物聯網基礎設施、云計算基礎設施、地理空間基礎設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維基、社交網絡、FabLab、LivingLab、綜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應用,實現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以及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征的可持續創新。伴隨網絡帝國的崛起、移動技術的融合發展以及創新的民主化進程,知識社會環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繼數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發展的高級形態[1]。
從技術發展的視角,智慧城市建設要求通過以移動技術為代表的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實現全面感知、泛在互聯、普適計算與融合應用。從社會發展的視角,智慧城市還要求通過維基、社交網絡、FabLab、LivingLab、綜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應用,實現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征的知識社會環境下的可持續創新,強調通過價值創造,以人為本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