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近兩年,安防行業出現了第三次創業高峰,這一波高峰是由視頻監控市場轉型升級,也就是高清技術革命帶來的。
那么,安防行業前兩次創業高峰出現在什么時期?三次創業高峰各有什么特點?成就了哪些企業?
安防行業第三次創業高峰來臨
安防行業第一次創業高峰出現在1993-1995年,一批在安防行業從事技術和銷售的人員,下海創辦了自己的企業。視得安羅格朗前身白蘭實業、宏天智(后被CSST收購)、天地偉業、天津亞安等都成立于這一時期。
第二次創業高峰出現在2000-2003年,這一次高峰主要是由安防數字化浪潮和安防行業渠道變革及代理商體制土崩瓦解造成的,基本可分為兩股力量:一股是數字化浪潮的弄潮者,包括海康威視、大華股份、漢邦高科、藍色星際等都成立于這一時期。這些企業抓住了安防數字化的契機,迅速崛起;另一股是由代理商轉型為生產制造商的中堅力量。后者走過的路較為曲折。
據深圳市明日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祖棟介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安防行業基本沿襲的是總代理制,業界公認的安防“八大”企業基本都是國外品牌的中國總代理。總代理商再在各地發展區域代理商或分銷商,這種模式沿襲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但隨著市場的發展,外資安防企業調整中國市場策略,開始在中國設立辦事機構,直接負責和管理中國市場的渠道建設和產品銷售,風行多年的總代理制宣告結束。在這一過程中,許多代理商成功轉型為生產制造商。明日實業、福建冠林、麗澤智能等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企業。在這次轉型過程中,有些代理商沒能實現成功轉型,成為遺憾。
相比之下,第二次創業高峰機會最大,主要表現在安防數字化浪潮和DVR市場的崛起。這一輪高峰,成就了杭州的企業,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大立科技等就是其中的代表。深圳的許多企業沒有抓住數字化浪潮帶來的機會,錯失了良機。
此后,還出現過兩次小的創業高峰,一次是2005-2006年高速球市場的崛起帶來的機會;一次是2006-2007年紅外攝像機市場的崛起帶來的機會。這期間誕生了大量生產制造高速球和紅外攝像機的廠家。這兩次創業機會,相對投資小、見效快,這一時期的創業者是比較幸運的。
2008年-2010年,安防市場一度出現創業低谷期。究其原因,一是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市場普遍不景氣,機會減少,創業的風險和不定數大大增強。這期間,安防行業每年新增加的企業,相對少了很多。
但是進入2011年之后,新一輪的創業高峰來臨,這次創業高峰可以說是安防行業的第三次創業高峰。這次高峰主要是由解決方案市場的崛起和高清視頻監控發展帶來的。
這一輪高峰的特點是,創業者以新生代安防人為主。但相對前兩次而言,創業投資成本大大增加,對技術和研發的要求遠遠高于過去。但創業者都十分清楚,這次機會不可錯失,如果失之交臂,以后安防行業創業門檻更高,機會更少。因為,安防行業已經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