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近日,多地公安機關依托搭載海康觀瀾大模型的AI智能分析系統,升級研判能力,實現從“大海撈針”到“秒級定位”的跨越,助力警務工作從“汗水警務”向“高效警務”提質增效,為群眾丟失物品等“急難愁盼”問題提供快速解決方案。
一句話描述特征
10分鐘找回背包
某日下午,一名游客向派出所求助:乘坐網約車到達景點時,不慎將隨身雙肩包遺落在車上,包內含身份證、現金、手機等重要物品,無法與司機取得聯系。

圖/網絡
接到求助后,民警立即啟用AI智能分析系統,僅輸入“穿牛仔短褲、背斜挎包的年輕女性”這一描述報案人特征的文本,系統便快速匹配到報案人下車時的關鍵圖片,成功提取出網約車車牌信息,最終僅用10分鐘就幫游客找回背包。
“過去靠人工翻查上百個攝像頭,至少需要半天,現在一句話就能圈定范圍。”辦案民警感慨,“AI把‘模糊線索’變成了‘精準坐標’。”
“扎辮子小女孩”成關鍵線索
半小時追回景區遺失手機
另一起警情中,游客報警稱手機遺落在景區長椅,離開后有一行人曾在此休息,可能將手機撿走。但四人衣著普通、人臉模糊,傳統檢索無果。
圖/網絡
民警轉換思路,聚焦“扎辮子、穿格子褲的小女孩”這一鮮明特征輸入語義描述(該小女孩為撿走手機群體中的一員),AI智能分析系統迅速定位其身影并循線追蹤,全程不足半小時便促成手機歸還。
“以前靠人眼追蹤衣著體貌特征,現在AI幫我們快速鎖定目標。”民警介紹道。
從“人海戰術”到“語義秒搜”
AI提升警務效率
傳統視頻研判依賴人力逐幀篩查,面對數萬張圖片和海量視頻錄像,易因疲勞漏判,且耗時動輒數小時。而海康觀瀾大模型通過多模態技術,實現文字描述與圖像智能匹配,進而提升尋物效率。
目前,海康觀瀾大模型已廣泛應用于走失尋人、物品尋蹤、線索研判等場景。助力尋人找物效率大幅提升。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